作者:qinghaihu 发布时间:2021-07-17
与环湖赛的结缘,还是在2003年我常驻中国驻约旦大使馆经商处,收看青海卫视时偶然看到的一个镜头,当时在西宁市新宁广场举行的环湖赛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正骑车穿过主席台,向观众微笑并挥手致意,我忽然预感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很可能与这项新鲜的赛事有关。果然预感成真,回国后我很快参与到了环湖赛的组织工作当中。
在与参赛队打交道时,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机智灵活的外交策略,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得罪任何人。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与您分享。
2005年,澳大利亚自行车新闻队领队吉尔伯特·瓦德特在比赛结束当天拿来几张队伍从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到德国法兰克福的汽车票,要求报销,我很礼貌地告诉他,组委会只承担法兰克福至北京的往返票,其余的费用请自理,他说:“我以前拿来的票都给报了。”我回应他:“环湖赛还仅仅处于幼儿成长时期,很多制度还不够成熟,但从现在起我们要规范赛事的规章制度。另外,在您来前我们并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谈及此事,所以很抱歉,组委会不能满足您的要求,谢谢您的理解!”于是,他毫无怨言地离开了,第二年照样带队来参赛。从此以后,队伍不再提出过多的要求,因此,组委会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2007年,美国探索频道UCI职业队的运动员丹尼尔提前两天退出了比赛,他要求当日改签机票返回美国。因为国航给我们提供的是不能改签的优惠票,更何况比赛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和队友一起回国,我们没法满足他的要求,他当即在西宁宾馆的竞赛办公室大发雷霆,声称“我们美国在全世界是No.1,我们应该享受最好的待遇”。我很平静地跟他说:“既然你们美国是No.1,那你为什么没在比赛中拿上第一而落到最后了呢?无论来自哪里,全世界的人都是生来平等的。”一句话呛得他哑口无言,悻悻地地离开了。过了十多分钟他又折回来向我道歉:“Miss Chen,对不起,刚才我错了。”
志愿者管理是一门学问。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不同于体制内的常态化管理,要精于心,简于形。环湖赛举办初期,外语志愿者都是通过省教育厅向青海师大英语系统一招募的。从第四届环湖赛开始,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招募模式,放开思路,将招募范围扩大到全国各重点院校乃至留学生,并且在多语种上下功夫。每年近30人的外语联络员来自包括北大、清华、复旦、南大、厦大、中大等国内多个重点院校,还有国内外高校教师、留学生等。外事组根据参赛队对语言的需求,挑选掌握英、俄、日、西、意、法等不同语种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语言熟练,思路活跃,见识较广,善于沟通,在比赛期间协助我们完成了大量的协调、接待和服务工作,为环湖赛做出了突出贡献。
志愿者史柘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计算生物博士,从大一开始,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04年第三届环湖赛;由于她做人低调,精通英语,勤学好问,对自行车赛事的酷爱程度甚至超过她本人的数学专业,之后九年连续参与环湖赛。
在环湖赛这个平台上,她掌握了较强的公路自行车赛专业知识。2011年,她被邀担任环中国自行车赛的竞赛播报员,之后又担任环太湖赛的志愿者负责人。2012-2013年,她签约中国最高级别的国际化队伍“中国卓比奥斯队”的行政人员,随车队征战全球。近几年虽然已转型进入咨询行业,她仍被“环广西”世巡赛组委会聘请担任赛事播报。她总说:“环湖赛是我最大的牵挂 , 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也很琐碎,但付出是值得的。而当你能够作为志愿者不计回报地帮助别人时,你人生境界的提升会让你受益一生。”
14岁就随父母在加拿大生活的张垚立,其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2006年他初次参与环湖赛志愿者工作的时候只有18岁,而后的十年他都继续参与环湖赛的不同工作,管理过车队联络员,做过双语赛事播报员,还是中国少有的双语赛事解说主持人之一。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整日奔忙于赛场的身影,和他对于自行车赛事组织工作的热爱,在舞台上用他那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主持着比赛的颁奖仪式。环湖赛中成长起来的他,后来逐渐参与了更多国内的自行车赛事运营管理工作,把环湖赛的成功经验分享到了更多的地方。
这么多年,环湖赛上感人的人、感人的事,太多太多,一言难尽,欲知后人后事,等待“后浪”讲述吧。
(陈玉华)